说明: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上历史期末试题 篇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右图漫画再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屈辱的场景,图中持短枪的外国人代表的国家是 ( )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3、有学者将1895年——1945年的台湾称为五十年的“亚细亚孤儿”,其惨境始于 (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关于《辛丑条约》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
A.签订于1901年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2000年国际天文学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这主要是因为林则徐 ( )
A.领导了虎门销烟 B.引领了天文研究
C.翻译过外国书籍 D.号召过学习西方
6、惨痛的教训使中国少数精英开始意识到“夷有所长,华有所短”,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惨痛的教训”开始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我国的大作家老舍的父亲曾是一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因抗击外敌阵亡。句子中的“外敌”是指 ( )
A.英国侵略军 B.八国联军 C.日本侵略军 D.英法联军
8、右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的新思想是 (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
9、“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现出一线红——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红色中国》中的诗句。这里的“新潮”是指 ( )
A.____教义的传播 B.人文主义的广泛宣传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实事求是思想的出现
10、下列标语口号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是 (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11、李宗仁在《焦土抗战论》中表示:“我要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他的决心体现在 ( )
A.血染卢沟桥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12.1902年袁世凯向慈禧进贡了一辆奔驰轿车,可她坐了一次就不用了。原因是司机不跪且坐在她的前面,解决不了“尊卑”问题。此事说明 ( )
A.慈禧太后生活简朴 B.当时中国社会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严重依赖外国 D.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观念的阻碍
13、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实地考察。你若要实地考察中共红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应该去的地方是 ( )
A.上海 B.南京 C.南昌 D.井冈山
14、老战士王镇曾用画笔记录他的亲身经历。其中以“汹涌的大渡河、寒冷的雪山、荒芜的草地”为素材的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井冈山会师
15、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 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16.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隆隆炮声唤醒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其标志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 一三事变
17、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成为进步潮流,最早启迪人们学习西方的是 ( )
A.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 B.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C.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 D.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18、历史剧《北平无战事》曾在央视热播。该剧讲述了1948年中共地下党员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艰难抉择的故事。该剧最有可能以哪一事件为背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9.2010年12月,“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试车,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中国再度刷新世界铁路运营速 度纪录。回顾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近代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 ( )
A. 南满铁路 B. 淞沪铁路 C. 宝成铁路 D. 京张铁路
20、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的情况有 ( )
①坐轮船出国留学②陪朋友看电影 ③在家看电视 ④西装革履的男子在吃西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共10分)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从上海赴南京参加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成千上万的群众列队欢呼,共和万岁之声震动天地。鸦片战争以来受了太多失败和屈辱的中国人民相信,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将很快使古老的中国结束屈辱,光彩重生。然而,现实很快粉碎了人民的梦想。虽然国号一直保留下来了,但是这个国号之下的政治运行与“共和”二字相去太远。于是,中国的知识精英们发起了改造国民性的运动。
————摘自《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1)“群众列队欢呼”是在庆祝中华民国的成立。 ( )
(2)“共和万岁之声震动天地”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3)孙中山要采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是指资本主义制度。 ( )
(4)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粉碎了当时人们的梦想。 ( )
(5)为了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中国的知识精英发起了五四运动。 ( )
22、某门户网站以“他们改变了中国”为主题制作了一期特辑,以下是部分节选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1)依据材料,写出A、B两处对应的 ……此处隐藏1323个字……角星和“八一”两字,它与下面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9、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
D.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10、“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 破坏我南满铁路,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日本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1.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充分地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使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A.上海 B.北平C.南京 D.天津
12、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军
C.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 D.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13、应蒋介石邀请,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中共假和谈,真内战 B.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
C.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14、在西方列强用枪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进步思想家,开始“睁眼看世界”,魏源就 是其中之一。下面属于魏源思想主张的是
A.实业救国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民族、民权、民生
15、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詹天佑——京张铁路 B.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C.林则徐——《天演论》 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二、判断题(共5小题,共5分)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战 役 战 场 领导人 意 义
台儿庄战役 国民党正面战场 李宗仁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 彭德怀 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 括号内划“○”。
16、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
17、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多人,缴枪一万余支,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
18、百团大战是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战役。( )
19、邓小平领导的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
20、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
三、填图题(共2小题,共5分)
21、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的地点 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2、观察图二,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3分)。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四、材料阅读题(共2题,23题6分,24题6分,共12分)
23、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 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 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3分)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近代中日战争史上一位民族英雄的名字。(1分)
(3)材料三内容涉及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1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认为:“西方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为求“船坚炮利”,洋务派开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请列举一例(答出创办者和企业名 称)。(2分)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2分)
(3)洋务派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主 张向西方学习,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学习的内容和目的有所不同。请概括地指出两者在学习内容上各是什么?(2分)
五、问答题(共2小题,25题6分,26题7分,共13分)
25、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1936年12月,张学良承诺:“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实现承诺,12月12日,他和杨虎 城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张、杨接受了共产党的什么主张?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解决方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方针(2分)
(3)西安事变的解决有何重要意义?(2分)
26.1921年7月,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 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1分)
(2)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前敌委 员会书记的是谁?(1分)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简述遵义会议的意义。(2分)
(4)1949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发动了哪三大战役?(3分)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