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大学迎新晚会的新闻稿新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篇一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一、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 副本联谊迎新晚会 2012年12月6日19:00,##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联谊迎新生,精彩华章秀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举办2012年师生”——2012年师生联谊迎新晚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行。此次晚会经过长达一个月的精心策划和筹备,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此次晚会以“迎新生师生联谊”为主题,通过为学院老师、同学们搭建一个师生联欢的舞台,将学院领导老师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位马院学子。与此同时,整场晚会的节目编排设计也生动具体地诠释了我院特有的“马院一家人,师生一家亲”的学院文化。
出席本场晚会的领导老师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老师、团总支书记##老师和本院学生工作队伍的其他老师。与会的嘉宾还有各兄弟院系学生会主席及代表。我院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晚会。
晚会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老师首先代表我院全体教职员工向12级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且对我院的基本院情、特有的学院文化做了生动详细的介绍,对12级新生的大学学习生活提出了几点要求和衷心地祝福。#书记和蔼可亲、深入细微的讲话让在座的每一位马院学子感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对同学们寄予的厚望和深情地祝福。 整场晚会节目共有三个篇章,分为“马院欢迎您”、“马院好声音”和“马院一家人”,每一个篇章的文艺节目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院的学院文化。“马院欢迎您”以10级老生的《江南style》和学生工作队伍的老师们精心编排的《最炫民族风》等节目开场,将全体老师和老生们的热情和温暖传递给了12级的每一位新生;“马院好声音”以硕士研究生的合唱《我的中国心》和本科生的《爱笑的眼睛》等节目开篇,一方面展示了我院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多才多艺的文化艺术修养,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我院同学对站在我校所有校公共课讲台上辛勤工作的我院老师们的喝彩和问候;“马院一家人”则以一篇题为《马院一家人》,包括老师、学生会成员、老生代表、新生代表共同参与的诗朗诵作为晚会的压场节目,热情洋溢和深情真挚地朗诵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同学,为晚会的圆满举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晚会的最后,学院领导老师特地为我院所有同学准备了一份精心特别的礼物,热腾腾的饺子送到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手中。这一出乎所有同学意料的举动,让同学们感受到家一般的学院带来的温暖,提升了同学们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生动具体地诠释了“马院一家人,师生一家亲”的学院文化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
此次师生联谊晚会通过师生联欢迎接12级新生的到来,营造出了和谐共融的大家庭氛
围。晚会的成功举行不仅展示了各年级同学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多才多艺的艺术修养,也让同学们领略到学院领导老师风采依旧的文艺才华。这对于增添和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大家庭的师生凝聚力,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和谐及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迎新晚会新闻稿
南开大学经院团委宣传部讯(通讯员 周靖淞) 9月28日晚,南开大学2011年经济学院团委迎新晚会在校本部经院高层一楼大厅隆重举行。此次晚会以“增进了解,共创未来”为主题,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缤彩纷呈的视听盛宴。经院党委书记景维民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魏占玲老师,团委书记刘振老师和团委袁芳老师,雷珍妮老师,学生工作办公室兰昊老师及各级学生干部与新干事们齐聚一堂,共赏节目。 在朝气蓬勃的团歌声中,大会正式拉开了序幕,首先景维民教授进行了发言,就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特别是强调了关于处理社会活动与学习,工作与身体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令我们在场的师生都大为受益。 其后,院团委常务副书记刘斌同学代表团委作了学生工作报告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期待。期间,团委相关老师和学生干事代表也作了相应的发言。
晚会议程最后一项,由各部门介绍部门状况及带来迎新节目表演。办公中心,组织部,宣传部,素质教育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理论学习中心,社团服务中心,精英团干校,无论是干事还是学生干部都积极参与,其乐融融,创造了良好的晚会氛围。
最终,校领导和老师带领全场起立,动情地唱起了校歌,也宣告晚会落下了帷幕,“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会后,各位同学都表示,通过此次晚会,大家增加了对经院团委的了解,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团委大家庭。同时也让大家都相信:团委明天会更好!经院明天会更好!南开明天会更好!!
大学迎新晚会的新闻稿 篇二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我们的学校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为了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校学生会文艺部特此举办了大型迎新晚会。希望通过这次晚会,让新成员们能更快的融入师大这个大家庭中;同时,这样的一台晚会又不失为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相信我们能从这台晚会中挖掘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通过新老生的共同表演,开启师大全新的一个学年。相聚师大,用青春作笔,用热情当墨,在古老的尧都书写师大的新辉煌。
晚会主题:相聚师大携梦启程
晚会共分为“寻梦,梦中流音水韵;追梦,征途泼墨逐华;铸梦,青春新心携伴”三个篇章。三个篇章是由动感的炫舞、美妙的歌声和幽默的语言组成,这样既能体现大学生的成长与蜕变的过程又能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第一篇章:寻梦,梦中流音水韵
大学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对过去的告别,更是对未来的迎接,本篇旨在用轻松愉快的节目来舒缓情绪,引人入胜。
第二篇章:追梦,征途泼墨逐华
大学是拼搏的开始,是奋斗的初音,是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本篇旨在用激昂炫酷的节目来歌颂大学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
第三篇章:铸梦,青春新心携伴
大学是心智情感成熟的地方,过去即过去,而未来正张开双臂等着我们,本篇旨在用慷慨的愤歌和诙谐的语言来共同描绘一幅美好的梦想蓝图。
高校迎新晚会新闻稿 篇三为迎接20xx级新生, x月xx日晚,我院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了20xx年农学院迎新晚会。学院党委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院长助理兼学工处长,副院长等领导以及各相关部门领导和老师出席了此次晚会。20xx级全体农学院新生参加了迎新晚会,在会前高声唱了校歌《飞翔》 ,学生会主席发表了讲话。
晚会在火热的开场舞中拉开帷幕镁光灯将整个舞台照得如同梦幻一般。现场观众迅速融入到了晚会的欢快气氛中,随之欢呼鼓掌。随后,CD街舞社的拿手表演爵士舞。杰克逊模仿秀,相声《我的爱情故事》,小品《碰瓷》,网络点击率破十亿的《童话》等学生们精心准备的节目一一登场亮相,这些节目涵盖了歌曲、舞蹈、朗诵等方面,充分向学院领导展 ……此处隐藏3632个字……族研究生1086人,在读研究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达到6.28%,在“985”高校中排名第二。如此规模的高素质民族专业人才的不断输出,成为我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一大亮点。
在招生入学的源头上,我校出台的一系列照顾政策解除了少数民族青年深造无门的后顾之忧。据介绍,在研究生招生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时,我校分学科门类单独制定少数民族考生复试分数线,在对应学科门类复试分数线基础上,总分降50分,单科各降5分。各学院在复试过程中,对少数民族上线考生进行统一复试,复试结果单独排序,并在录取上给予倾斜。
与此同时,我校还努力完成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校共录取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招生计划少数民族学生459人(其中博士142人),为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我校还通过建立加强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机制,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少数民族同学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目前在研究生中发展和培养少数民族党员151名,占少数民族研究生总数的44.28%。
在就业方面,我校为少数民族新生订阅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增强就业意识;开展本科少数民族毕业生专项就业扶助计划,通过“一对一”谈话,“简历门诊”,外出求职“交通补贴”,求职技能技巧培训等途径,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学校还通过奖励到国家重点建设单位、西部基层单位、少数民族地区就业的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近5年来,我校已累计奖励964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到55.6%,其中到少数民族地区就业的学生占到近60%。
每逢少数民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我校都要安排放假和开展慰问活动。对于少数民族贫困生,学校在在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奖学金等方面进行政策上的倾斜。学校每年投入经费近1000余万元补助少数民族学生。学校还形成了鼓励引导少数民族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成立了锅庄舞协会、民族友好协会等学生社团,积极举办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促进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民族感情,促进了民族团结。
用科教资源助力民族地区建设发展
立足于高校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独特优势,我校积极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号召,着眼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瓶颈,将科技支撑和决策咨询的服务半径不断延伸,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2007-2013年,我校连续7年参加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同心•光彩陇原行”大型系列活动,组织党外专家200余人先后赴庄浪、高台、会宁、广河、定西、临潭、礼县等地,开展扶贫帮困、科技培训、智力支持和送医送药等活动,累计赠送价值20余万元的药品,义诊5000余人次,并举办20多场培训讲座。
“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后,我校迅速安排部署全校师生员工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仅我校党外知识分子就向灾区捐款一百多万元。我校不仅为灾区转运来的伤员提供最及时的治疗和后续的心理辅导,还组织党外医疗专家,多次数批奔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陈兴鹏教授、马雪彬教授、王乃昂教授等民主党派专家更是就灾后重建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方案和建议。
2012年,根据甘肃省《关于建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县(市、区)的意见》和《“1414”对口支援计划实施方案》的精神, 我校启动了对口支援广河县的工作。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兰州大学对口支援广河县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安排5名学生前往广河县一中和广河中学支教。2013年,研究生支教团争取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暖流计划等公益组织的捐助,让22名同学每月得到了60-100元的助学金资助。兰州大学第一、第二医院分别与广河县人民医院、中西医医院签约成为“协作医院”,并开展了医疗设施捐建和技术帮扶活动。
尤为可贵的是,数年来,我校瞄准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在民族问题与民族理论、少数民族发展与民族政策、边疆安全与稳定等重大问题研究咨询上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产出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现实问题攻关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和甘肃省的高度重视,为新形势下确定民族地区发展战略、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据统计,近5年来,仅民族学及相关专业学科,获得与民族、宗教问题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项,教育部社科基地重大项目8项,教育部一般社科项目10项;发表论文818篇,其中CSSCI论文 432篇,出版专著59部,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27部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民族问题的清醒认识,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科技智力资源密集的独特优势,让我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整个校园成了一个民族团结、和谐奋进的大家庭。今后,我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准确把握现阶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现状、特点,不断开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局面。
大学迎新晚会的新闻稿 篇八让我们吹着新千年继续的号角,踩着新世纪延伸的大道,迎着新学年的晨曦。站在新学年的源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学习氛围,给新同学们一个真正展示自我风采和勇气的舞台,我们艺术学院定于12月18日举办一场以“为我们的明天努力”为主题的大型迎新晚会,以激发同学们的青春活力与集体精神,为崭新的大学生活描下绚丽的一笔。通过这次晚会,可调动大学生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锻炼了一种热情、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这次晚会是新生的盛会,更是艺术学院的盛会。我们本着弘扬新世纪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丰富昌大的人文气息,加强大学生间文化交流的宗旨,在广大师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同学各种才能的挖掘,以文艺活动的形式展示年轻一代对美的追求,对文艺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为明天的辉煌划上一道亮丽的彩虹。把握青春的韵律,跟着时代的脉搏,聆听着祖国的呼唤。
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有实力才会有魅力。广大师生以此为契机,发扬蜜蜂的勤勉品格,耕牛的拓荒精神,骏马的争先志气,小草的奉献精神和青松的顽强意志,努力发展自己的优势,履行自己的职责,服务社会,为校争光。做到胸怀四宇,立足国情;统合用类,重视原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机遇,追求第一。
都说科学的理论可以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可以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可以塑造人,优秀的艺术可以鼓舞人。我相信这次晚会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艺术,它定会让艺术学院奇葩异彩,龙腾虎跃,焕发勃勃生机,让这次高雅的艺术如火如荼的在院内展开,给广大师生带来美的享受,给师生留下新学年深刻的感悟。让我们携手积极参加本次迎新晚会,共同演绎一手精彩绝伦的青春之歌。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大学迎新晚会的新闻稿新版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