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多篇)2023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发言材料(城市推介)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3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发言材料汇编(城市推介)(4篇)
目 录
1.成都市市长王凤朝:
“成都式幸福”是什么?………………………………………………………1
2.宁乡市市长黄滔:
在宁乡很幸福……………………………………………………………………4
3.长沙县县长陈永高:
我想有个家,最好在星沙………………………………………………………8
4.浏阳市市长王雄文:
有一种幸福叫浏阳……………………………………………………………10
“2023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发言材料汇编(2023年11月24日)
“成都式幸福”是什么?
成都市市长 王凤朝
三个多月前,同样在美丽的东安湖畔,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特别指出“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邀请海内外朋友到成都“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近年来,成都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活力、增进民生福祉、绘就幸福底色。“成都式幸福”品牌愈发鲜亮、内涵日益丰富,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一个美丽注脚。
“成都式幸福”,在于“老与新”的融合共生,是传承“过去”和创造“未
来”的时空延展。
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来“城名未改、城址未迁”,都江堰水利工程惠泽至今,春熙路下的南宋古街清晰可见,青城山、青羊宫、武侯祠、大慈寺、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名胜古迹更是数不胜数。
进入新时代,“老成都”有了“新演绎”——千年“摩诃池”盛景重现,
唐宋“十二月市”闪亮上新、近代“祠堂街”焕新亮相。
纸币交子、雕版印刷等创新基因得以传承弘扬,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激发,国家实验室启动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式揭牌,3项科研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4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15万户高新技术企业、622万各类人才在这里创新创造、创梦未来!
“成都式幸福”,在于“慢与快”的交织变化,是“用心生活”和“用力
打拼”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成都是一座以“慢”著称的城市。
这里有8000家咖啡馆、4000家书店、2000家乡村民宿,还有约15万家餐馆、2万家火锅店、1万家茶馆,升腾起慢悠悠的“烟火气”。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在成都放慢脚步,让时光停留在古朴茶馆里、让味蕾浸润在特色美食里、让心灵徜徉在和美乡村里。
但成都不仅有闲适的“慢生活”,更有激情的“快节奏”。
这座城市,平均每秒钟处理60件快递,平均每分钟下线1.5万块集成电路,平均每小时诞生70户经营主体,平均每一天创造60亿元GDP。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增速达6.7%、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快慢”交织的成都,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来此工作生活。在天府一至五街,数十万年轻人白天分秒必争、拼搏奋斗,到了夜晚,他们又会带着工作一天的充实感,到临近的铁像寺水街享受丰富的夜市、夜秀、夜展,品味时间的惬意悠然。
“成都式幸福”,在于“远与近”的情景切换,是每一个人都可观、可感、
可及的绚彩生活。
成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优化调整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实现PM2.5浓度连年下降,让数百公里外的遥远雪山仿佛近在眼前。特别是每到雨过天晴,成都人的朋友圈都会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喜悦“刷屏”。
成都着力塑造公园城市大美形态——
6800公里天府绿道可休闲游憩、可运动健身、可低碳出行,1500余座公园星罗棋布,“空中花带”“绿野仙踪”精致呈现,农业大地艺术景观不断涌现,川西林盘郁郁葱葱。环城生态绿道骑行、龙泉山看日出、公园露营,看似遥不可及的诗意栖居真实可感。
发挥“双枢纽双机场”通道优势,构建内畅外联网络,成都的国际班列连接境内外130余座城市,60余条国际航线通达全球各地,让各国商品快捷进入千家万户,让成都市民随时都能去远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成都式幸福”,在于“繁与简”的智慧转变,是繁华之下的井然有序容
易获得的“稳稳幸福”。
作为超大城市,成都人口众多、市场活跃、经济繁荣,城市治理任务繁重艰巨。但成都依托智慧治理“化繁为简”,加快建设“智慧蓉城”,让管理无感、服务有感。
面向2100万成都市民——
成都集成900余项服务打造的“天府市民云”平台,让市民“少跑腿”“好办事”;“微网实格”里的14万名网格员扎根村社、小区、楼栋,让群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得贴心服务和悉心帮助。
面向380多万市场主体——
成都打造“亲清在线”平台,搭建“蓉易见”“蓉易享”“蓉易办”和12345助企热线,企业有任何疑惑,一通电话就能立即得到答案,有任何问题,一通电话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面向数以亿计的城市管理部件——
成都完善数字底座、建设城运平台,对20万台电梯、180万只煤气罐、1000个重点项目、9100公里排水管网等实施智慧监管,让智慧力量“负重前行”,实现城市的“岁月静好”。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
“成都式幸福”,在于各个工作岗位上成都人的拼搏,在于成都人对多元文化、多样生活的包容,在于“一出太阳,草地上就长满了成都人”的达观,在于大运会期间成都人接待各国朋友时洋溢的热情,在于网上成都人“晒”出的自豪。
正是每一个成都人的“幸福”
汇聚成了“成都式幸福”
让成都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成都式幸福”
将焕发出中国式现代化幸福生活
更为闪耀的光彩!
在宁乡很幸福
宁乡市市长 黄滔
宁乡位于湖南省会长沙西部,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42万,2022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第17位,全国工业百强县第14位,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自然资源节约示范县。
宁乡从名称上看是“乡”,但却是一个现代化城市,老百姓的日子很“香”、
很幸福。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宁乡的幸福,作一个幸福的约定。
——底蕴深厚的宁乡 ……此处隐藏3487个字……p>
以幸福之名、赴幸福之约、谋幸福之道。首先,我谨代表浏阳市委、市政府和
149万浏阳人民,衷心感谢组委会和社会各界对浏阳的厚爱与认可!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幸福城市观”,是激励我们“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指引!近年来,我们逐梦前行,向幸福出发,确立了“建设鼎立中部的现代化‘双百’大城市,争创城乡一体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扮靓山水花城的绿色新样本,打造‘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幸福首善地”的发展目标,探索着让幸福成色更足、更可持续的“幸福密码”。
幸福浏阳根植在流淌千年的山水文脉里
如果说幸福有颜色,那么幸福浏阳一定是绚丽多彩的。
绿色是她的颜值,森林覆盖率达66.6%,常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被誉为长株潭的“天然氧吧”和“生态绿肺”,在50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碧波荡漾,大围山、连云山、九岭山雄奇壮丽。浏阳的山水,到处都写着大自然的垂爱,让人心旷神怡、“浏”连忘返。
红色是她的基因,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那热血澎湃的革命年代,从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的光辉起点,到寻淮洲、李白两位“双百”人物的传奇事迹,再到胡耀邦同志的为民情怀,走出了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30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红色基因和红色底蕴,激励着我们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彰显“浏阳红”。
古色是她的底蕴,千年古县熠熠生辉,石霜寺的悠悠禅音,文庙的祭孔古乐,“八大书院”的朗朗书声,谭嗣同的维新呐喊......穿越时空的余音绕梁,依然是这片热土最深刻的滋养;菊花石雕、浏阳夏布、古山贡纸等近百项非遗,在当下焕发出与日俱新的时代光芒;1800余年的岁月沉淀,让这里的幸福有根系、有厚度、有质感。
金色是她的气质,从自主集资开创国道县修先河,到率先全省规划建设国
家级园区;从敲响国有土地有偿出让“三湘第一锣”,到首倡湘赣边区域开放
合作;从率先全省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到承接15项国家级改革试点……“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从来就是浏阳人金色的精神勋章,也是不断抢占先机获得的幸福烙印。
幸福浏阳跳动在接续奋斗的发展脉搏里
从国家级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第7位,经济实力的精彩蝶变就是浏阳人民的
幸福源泉。
这幸福源自制造强市的新兴产业。我们构建了“2+2+N”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电子信息跻身全省信息产业领先地位,生物医药大健康占据全省医药产业半壁江山,智能制造成为全省先进制造业重要力量,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崛起,全市规模企业、上市企业数量居全省县级首位,获批全国首批创新型县,浏阳经开区综合实力比肩中等区县。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挺起了浏阳人民的幸福“脊梁”。
这幸福源自就近富民的花炮产业。浏阳花炮凝聚了千百年来浏阳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祝福与向往。我们拥有全产业链企业上千家,花炮总产值突破400亿元,从业人员超30万人,发放社会工资近200亿元,每周六满城烟花如约绽放,成为人们心中欢乐的翅膀、幸福的引线。
这幸福源自近悦远来的文旅产业。生活在浏阳,“诗和远方”就在眼前。吃,是浏阳蒸菜的味蕾之香;穿,是浏阳夏布的一匹温柔;住,是对话山水的诗意栖居;玩,是围山花海的最美绽放;乐,是天空剧院的璀璨烟花。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多彩画卷,让浏阳成为长株潭和湘赣边热门旅游目的地,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单,跃居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县第4位。
幸福浏阳彰显在拔节生长的城市生活里
幸福生活,不仅仅意味着更高的生活品质,也意味着要在更深层次增进民
生福祉,让居者自豪、来者留恋、闻者向往。
这里道路畅达、出行顺心。现有高速公路231公里、国省道840公里、县道858公里、农村公路7432公里,通车里程均居全省第一,所有乡镇均能在20分钟内上高速,航空、高铁、高速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正加速形成。作为城乡客运一体化省级示范县, 村村通公交、村村通沥青路成为了浏阳的“幸福标配”,老百姓的幸福感在脚下不断延伸。
这里保障优质、服务暖心。聚焦住有宜居,商品房住宅均价在6000元左右,
人均住房面积近70平方米,让人民群众有得住、住得起、住得好;聚焦学有优教,近三年教育投入上百亿元、新增学位2万个,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均衡、高质量的教育;聚焦病有良医,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综合评价排名全省同类县级医院榜首,全市有4家乡镇卫生院入围中国乡镇卫生院百强,市内就诊率达96%,让人民群众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这里管理精细、生活舒心。实施人性化的城市建设与管理,近3年,精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36个,新建停车位5.5万个,提质改造农贸市场9个,培育引进大型商超21家,获评国家卫生城市。515个美丽宜居村庄镶嵌在浏阳大地,水美乡村、秀美屋场、精美庭院随处可见,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万余元,城乡收入比全省最优。
幸福浏阳洋溢在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里
浏阳这座城市的幸福,是温暖温馨、可感可触的。
她是服务上的便捷高效,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营商环境,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辖区企业,“一件事一次办”办出了“加速度”,“放管服”放出了“新活力”,只要企业有想法,我们就去想办法,全市民营企业超4万家、市场主体超16万户,连续3年蝉联“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标杆县”。中国内地女首富周群飞的传奇故事就诞生于此,她曾感慨“浏阳就是蓝思科技的福地!”
她是治理上的安定有序,做实新时代警务,守护平安浏阳,打造“幸福高地”,让安全感深植浏阳人民心中,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连续10年获评湖南省平安县,成为国家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她是精神上的丰盈满足,顺应“美好生活新需求”,不断创新文化供给,建成全省标准最高、功能最全的县级图书馆和博物馆,21万志愿者“爱心涌动浏阳河”,爱阅读滋养“全国书香城市”,“欢乐浏阳河”百姓舞台永不落幕,“全BA”打出了全民共享的幸福生活新图景。文化润城,幸福养心,一座城市的气质,就辉映在气定神闲的精神表情里。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打造“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幸福首善地,让城市有温度、生活有温情、人间有温暖,是浏阳矢志不渝的“幸福理想”。今后,我们还将更加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让幸福绽放在每个市民的笑容里!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
事如意!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我们在美丽幸福浏阳等您来!谢谢!
有一种幸福叫浏阳
城市有温度生活有温情
人间有温暖幸福万年长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多篇)2023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发言材料(城市推介)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