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董事长在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期间的讲话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董事长在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期间的讲话
(集团公司)
同志们: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在这热情洋溢、绚烂奔放的日子,我们一起来到充满活力的*,举办“七一”主题活动,这是中国*今年的一项重要安排,也是*的一项传统。每年“七一”前后,中国*在红色教育基地举办主题活动,领导干部实地接受革命教育、聆听主题授课,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相结合,这一做法至今已经整整*年。
今天上午正式竣工的*希望小镇,是*在全国捐建的第*座希望小镇,相信通过上午的实地参观和有关讲解,大家对小镇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可以说,*希望小镇是*系列希望小镇当中的*版,我想*版在原来基础上至少有这么几个新的特征,包括产业导入更优,组织机制更完善,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走深走实。大家也都亲眼见证了,大山深处的村民能够用上天然气、用上分布式光伏清洁能源等,乡村面貌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正如*市委*书记所说,*希望小镇的建设为“千万工程”从*走向全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希望小镇的建设落成,是*践行社会责任的最新成果,接下来,我们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深入探索实践,努力创造更多新样板、新示范。
今年,正值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新”一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突出重要位置,是贯穿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项国策”;同时强调,开拓创新“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要“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国有企业要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对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这正是我们在主题教育中需要深入整改的重要方面。
今年,也是*创立*周年和*集团成立*周年。八秩有五润物耕心,四十韶华重塑未来,创新既是*赓续传承的文化基因,也是*走向未来的动力源泉。而我们所在的*,也是既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又有着创新的传统与活力,*、*等老一辈革命家19*年就在这里创建了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制定的“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十六字训词,以及*红军石刻标语等,都体现了当年红军革命实践中的开拓创新精神。
今天,在这样特殊的时点、特殊的地方,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开拓创新”。
一、开拓创新是*传承发展的精神力量
今年是*创立*周年和*集团成立*周年,*奋斗历程中积淀传承的企业精神,包括以身许国的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笃定前行的坚守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打造百年*、迈向基业长青的力量源泉。过去三年的“七一”主题授课,我分别围绕“奉献、奋斗、坚守”三方面精神进行了阐述,今年讲“开拓创新”这个主题,目的之一也是希望完成对*企业精神全面系统的阐述,进一步激励全体*人传承弘扬*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这与我们“*”纪念活动的宣传主题“重塑·未来”也是一致的。
开拓创新是*积淀传承的必备精神。企业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萌生。从19*年至今,顺应潮流、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始终是一代代*人的鲜明品格。在革命战争年代,*人在隐蔽战线上发挥聪明才智、想尽千方百计,在党的军事、统战、经济工作领域承担重要任务、履行特殊使命;在新中国建设大业中,*人以先行者姿态,尝试各种贸易形态,探索建立贸易规则,发起和组织“广交会”,成为中国外经贸事业的一座丰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人审时度势、主动应变,首创“三来一补”发出改革开放先声,率先开展产业并购、行业整合,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现代公司治理,闯出由贸易向实业转型的新路,在我国商业史上创造多个第一;进入新时代,*人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导向,明确构建“*”模式,在“大国民生”传统业务基础上,提出“大国重器”战略新思路,推进科技创新业务重塑,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数字化投入,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国企。开拓创新是*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也是未来基业长青的动力源泉,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开拓创新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全球市场的舞台很大,但世界一流的位置屈指可数。纵观现代经济发展历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无不是将创新基因融入企业血脉,持续开拓创新,无论有着*年历史的强生、*年历史的*、*年历史的*,还是仅有*年历史的*时代、*年历史的*、*年历史的*,都是如此。就中国企业来说,*集团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以及战略高技术领域的典型代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正是其发展历程中最为鲜明的基因密码。前不久,神舟*号乘组入驻“天宫”、中国空间站“太空会师”第二次呈现、神舟*号乘组安全返回......我国航天领域的新成就再次吸引全球目光。回顾历史,中国航天事业白手起家,面对重重困难艰苦创业、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攻克核心关键技术,不断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到月球探测、北斗导航,一件件大国重器填补国内空白,一代代航天科学家铸就自主创新的丰碑。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世界一流企业“十六字标准”,“创新领先”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产品卓越、品牌卓著、治理现代”都需要“创新领先”来不断催化、蝶变和升华。国资委提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需要提升的“五种能力”,摆在首位的也是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回信中提出的殷切期望。当前,*已被纳入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要真正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开拓创新”至关重要。过去,*侧重传统民生业务,在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中表现卓越,但必须正视的是,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起步晚、积累少、底子薄,面对百年变局和科技浪潮,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仍然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以“*”模式推进*第四次转型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开拓创新的过程,必须坚持创新在企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依靠创新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不断进步的时代。只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业务布局,我们才能牢牢把握“十四五”乃至更为长远的发展主动权;只有持续保持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的领先地位,我们才能在打造百年*的新赛段中行稳致远。
开拓创新是*领导干部的必要素质。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创新,核心是“颠覆现状、推陈出新”。*就是一位极富创新精神的企家,善于精准把握全球科技趋势,将精力投入到最具前景的相关技术项目上,并取得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比如:创办了世界上最大 ……此处隐藏3468个字……熟虑、谋定而后动。所冒之险越大,越要理智清醒、准备充分;所创之新越巨,越要审慎考量、规避风险。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也是一条探索长路。发展“大国重器”业务,作为*业务的未来和新大陆,需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要达成这些目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我相信,对于具有敢为人先创新精神的*人来说,虽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惟行而不辍、必未来可期。
三是自我变革的突破力。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拥抱变化、自我变革的组织,才能更好地拥抱未来。当下*正在开展“十四五”战略中期检讨,深入推进“四个重塑”,这也是一场自我批判、自我变革,通过全面检视战略是否精准、举措是否完善、能力是否充分等,推进以转型重塑格局、靠变革创新突围。
推进变革突破,要走出舒适区、拒绝路径依赖。创新必定会与旧的格局、旧的观念和惯性思维发生冲突。我经常强调,要把问题打开来看、跳出来看,跳出现有逻辑思考问题,跳出目前发展路径考虑未来战略,主要考量其实也就是突破思维定式,深刻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比如,“十四五”战略中期检讨中,对于如何调整存量结构、改善资产质量、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大胆突围。
推进变革突破,要勇于超越自我、不断生长。胜人者力,自胜者不断自我变革,才能始终保持生机、不断成长。今年是*啤酒成立30周年,可以说,*啤酒过去*年的发展,敢于超越自我、不断突破自我,一直贯穿始终。从开始做啤酒到成为全国规模第一,到“决战高端”、实现高档酒五年翻三倍、利润实现两个翻番、市值达到两千亿元,到再次突破自身边界、转向“啤+白双赋能”模式,*啤酒正是在持续自我变革中不断发展壮大。
推进变革突破,要坚持长期主义、久久为功。急功近利永远是创新的对立面。创新必须立足于长期主义,持续推进。*长年潜心中医药研究,上世纪*年代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抗疟研究组组长,带领科研团队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余个方药,并对其中*多种中药进行实验研究,历经*多次失败,才最终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佑护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医药业务尤其中医药业务是*业务的重要方面,由于药物研发特别是创新药的研发,往往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更是需要潜心笃志的长期主义精神。*三九作为中医药产业链链长,承担着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者、产业协同发展的组织者、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等重要角色,更要大力担当、埋头苦干,切实展现出产业链链长的“头雁”领飞作用。
推进变革突破,要善于抓住关键点、找到突破口。及时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就能推动企业迈上创新发展的新台阶。*置地发展的突破口,就在于“*”商业模式的诞生。*年首座万象城在*一开业即引起轰动,之后一步一个脚印,从*、到*、再到*,历经近*年的发展,*系列已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第一品牌。
四是创新生态的塑造力。创新生态好,则创新活力足。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塑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动力,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保证。华为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凭借创新生态系统赢得未来,包括建立研究所、实验室、联合创新社区,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及加强在*G、消费电子、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创新生态建设。*创新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打造良好创新生态,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肥沃的土壤,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塑造创新生态,要鼓励全员创新。企业创新是一种全面创新,流程、技术、产品、服务、营销、制造、成本、组织、客户关系、商业模式等等,创新应该覆盖到每一个方面,因而它必然是一种全员创新。创新不是企业某个独立部门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使创新成为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中国*集团坚持开展“全员岗位创新”活动效果明显,仅20*年至20*年职工献计*.*万条,采纳*.*万条,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领导干部要大力推动全员创新,重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创新创造力,营造“全员参与、智慧众筹、人人创新”的浓厚氛围。青年是企业最具活力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在这里,我也特别希望广大*青年勇于创新创造,努力成长为*英才,用创新许青春以荣光。
塑造创新生态,要推进协同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产业链协同创新正取代单点创新,成为现代企业创新的主流模式。即便是核心企业的创新,也大多无法脱离产业链单打独斗,比如一部苹果手机需要来自超过*多个供应商的零部件、经过*道工序才能加工完成,而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则有着*多个供应商、*多万个零部件。这也是我国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的重要原因。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在良性的生态系统下,突破组织和业务边界,整合内外部资源力量,进行开放式的创新活动。这对于科技创新基础相对薄弱的*来说尤为重要。*作为多元化企业集团,具有产业规模大、商业场景丰富、客户及消费者众多的优势,要整合内外部资源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围绕各板块之间的业务关联点开展协同创新,推进跨界融合,打造创新生态圈。要深化开放协同创新,加强与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高校、科技领军企业以及香港各方面科创资源的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创新生态。
塑造创新生态,要切实健全落实容错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创新事业是面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更加具有失败风险。对待创新工作中的失败,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打板子,势必会挫伤积极性,使大家工作起来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产生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心态。因此必须让容错纠错机制真正运转起来、发挥更大作用,切实营造鼓励担当、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容错的权力主要在上级、在领导,能不能容错、能容哪些错,这都是需要有人来担当的。很多时候,容错纠错政策之所以兑现得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负责拍板定事的领导有顾虑,担心“引火上身”。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尤其主要领导以及管干部的部门首先要敢担当敢负责,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的干部,见人见事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以上级担当带动下级担当。当然,容错不是纵错,容错一定要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该容的要大胆容,不该容的坚决不能容。对那些确需问责的干部该打的板子必须打,尤其是对弄虚作假、明知故犯、贪赃枉法的,必须严肃惩处,决不手软。
同志们,这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时代,只要心怀梦想、开拓创新,终能奔向星辰大海。“不日新者必日退”,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始终挺立于时代潮头、奋进于时代前列,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以思想的新解放、改革的新突破、创新的新成果,推动“四个重塑”落地生根,实现百年*基业长青,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图景。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董事长在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期间的讲话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