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孔子游春教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篇一教材解析
本课是一篇游记,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友谊。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贯穿一个“读”字,瞄准一个“悟”字,紧扣一个“导”字。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学中让学生默读、速读、朗读……反复读、尽情地读,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其次,注重“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课文第8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教者首先要以“孔子提倡学贵有疑”鼓励激发学生通过自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讨论,而后将问题归纳、整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个解决(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使教化?→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省略号省略了其他什么特点?→孔子论水的用意)。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第8自然段。
2、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温文尔雅、从容不迫、深思熟虑等词语成语的意思。
3、体会第8节中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涵的道理,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流程
一、简介人物,解读课题
1、板书课题:孔子,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2、看课件(孔子的介绍)。
师:现在春暖花开,正是出游的好季节。于是孔子便带着他的弟子们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啦!
3、板书课题:孔子春游。学生发现课题写错,师解题(古人称之为“游春”,今人称为“春游”,意思相差不多。)师改“春游”为“游春”。
设计意图:简介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解释“春游”与“游春”,让学生感受古今用语的差异。
4、生读题;质疑(孔子与谁同道?他们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玩得开心吗?)。
设计意图:课堂学习,给学生创设情境,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本文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入文
1、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2、解决问题,梳理课文内容。
板书:泗水春景——观水悟道——河畔娱乐——畅谈志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地整体地阅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认字学词,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正确连贯,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三、深入品味,突出重点
(一)师生共赏春景
(1)自由读一读1、2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2)为什么说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大自然和母亲还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出示:()是她的(),自由练说。
(3)课件展示(欣赏大自然美景)。
(4)指导朗读:提起母亲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感受到一份温馨。而大自然也像母亲一样,默默地奉献着她的一切。把你对母亲的这份情怀表达出来吧!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重在读,写文章的人“情动而辞发”,读文章的人要“触辞而动情”,所以,以读为主要手段,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入境动情,感悟“自然是伟大的母亲”
(二)学生自学观水悟道
师:孔子说:学贵有疑。自学第8段,看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大家讨论。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走进文本,亲近文本,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
预设1: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重要)
预设2: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是真君子?(关键)
预设3:省略号,水还有什么特点?(注意标点)
预设4:论水的用意(思考得更深)
再读,讨论解答。
1、(哺育生灵——有德行;流必向下——有情义;穿石凿壁——有志向;荡涤污垢——善施教化。水是真君子)
2、对于水你还有其他的感受吗?能谈谈你眼中的水吗?
生观看“水”的视频,补充省略号。
(生:水好像很勇敢。水好像很彬彬有礼。水好像很宽容大度。……)
师:水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古人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敏锐的洞察力,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那么孔子为什么跟弟子们说起这些呢?
3、他表面在讲水,其实是想教育他的学生能作真君子……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激疑、点拨,引领学生带着疑问读,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实现师生、生生及文本之间的对话,将学生的思考和认识引向深入。
四、发扬个性,升华感情
师:同学们轻声读课文11—17小节,在读懂的地方加注:读懂什么了;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有疑问提出来。
1、生发现子路和颜回的个性、志向不一样。
2、理解子路和颜回的不同志向,小事跟志向有没有关系?
师:志向不是看不见、摸不着、飘渺的东西,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我平时的一言一行里。你们说生活中的小事跟志向有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似懂的地方生疑,认知引向更广阔的境地
3、朗读评议,表现两个人的不同性格。
(子路是急性子,抢着说话。他很直爽。颜回呢,温文尔雅,从容不迫。)
设计意图:在评议中体悟急性子说话的语气,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温文尔雅、从容不迫、深思熟虑等词语的意思。同时,教育学生与他人相处,任何时候都保持温和态度,文雅的举止。此设计学生不仅在读中体味了三个成语的意思,还在读书体验中得到了心灵的滋养。
4、谈志向。
师:有志之人就是令人刮目相看。同学们又有那些志向呢?生畅谈
师: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记住自己的诺言、志向,做个真君子。听同学们谈志向,老师很高兴。孔子听弟子谈志向有什么反映呢?为什么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默读14——16段后讨论交流。(浓浓的师生情使春意更浓了;孔子教育弟子的深刻道理使春意更浓了;孔子与弟子的歌声使春意更浓了……)
设计意图;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已经悟得明,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到春意更浓的内涵,显得水到渠成,豁然开朗。
五、研读拓展,促 ……此处隐藏5794个字……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他为“天下之师”。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他的言行思想主要记录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论语》。)
2、出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同学们,这是1988年75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的时候发表的联合宣言中的一句话。读了这句话,感到自豪吗?让我们自豪地读读这句话。
过渡:那么,孔子到底有着怎样的智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中去找一找。(揭题,读题)
三、寻找智慧
1、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或读不通顺的字或句子多读几遍。
2、抽读第2、8、10、16自然段,相机正音。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的成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1)交流成语,然后质疑。
(2)现在老师选了6个成语,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六个成语:桃红柳绿、绿草如茵、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情不自禁、手舞足蹈。
(3)词语会读了,那么你能从这六个成语当中选择一些来说一说与课文内容、与孔子有关的话吗?
如:(1)泗水河畔,桃红柳绿、绿草如茵,孔子带着弟子们去欣赏美景。(2)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说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3)孔子和弟子们在泗水河畔谈论自己的志向,当孔子听到颜回的“志向歌”时,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4、谁能用上六个词语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5、浓缩这三句话,就是三个小标题,你能吗?——赏景、论水、言志。
6、根据小标题,快速将课文分为三段。(学生分段,交流。)
7、同学们,课文读通了,条理也理清了,下面我们就要到课文中去寻找孔子的智慧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找到了孔子的智慧,并说说你的理由。
8、交流:找到了吗?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四、学习智慧
1、孔子说过,“仁者爱山,智者爱人”。意思是说,仁慈宽厚的人喜爱山,智慧聪明的人喜爱水。孔子就是一位智者,他对水特别有兴趣。课文中他关于水的一番宏论,更是体现了他的智慧。请大家细细读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讲的?
2、真君子是对品德高尚的人的一种敬称,而孔子认为“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是什么呢?
(指名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再板书。)
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细细读读这段话,抓住关键词来理解:水为什么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是善施教化的?
4、交流A:水“有德行”
(1)水默默无闻,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像君子一样无私仁厚。
(2)它哺育了谁?是啊,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真的要感谢水的大恩大德啊!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怀着感激之情读好它!)
(3)其实,文章有一个地方就已经把水的这种德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什么?)
(4)小结:正是有了水的滋润,才有了桃红柳绿、青青的草色、茂密的森林,才有美丽的大自然,有可爱的生命。看来水的确有德行,是个真君子!
过渡:为什么说水有情义呢?
交流B:水“有情义”
(1)水和顺温柔,真似君子温文尔雅恬淡的性情。
(2)理解“或方或长”:当水流进方方的池塘,它就是方的;当它流进长长的溪流,它就是长的,它改变了自己,适应了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
(3)理解“流必向下”(从中读出了水的“谦虚”。)
(4)小结:水温和、善良、有情义,像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过渡:水不仅有德行,有情义,还有志向呢,从哪体会到的呢?
交流C:水“有志向”
1、水穿山岩,凿石壁,胸怀志向,多像君子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2、从“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勇往直前)水就像胸怀大志、百折不挠的真君子。
3、指导朗读——
①水的志向是什么?(奔向大海、滋润万物、荡涤尘埃)
②多次相机引读:为了实现它,水穿山岩——
③小结:水胸怀大志、百折不挠,是个真君子。
过渡:水还是一个善施教化的真君子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交流D:水“善施教化”
(1)水能荡涤污垢,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态,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
(2)万物入水,水能帮助洗刷污垢,这一点多么像孔子。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到鲁国,专心搞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也就是说不管是谁,无论他是富贵还是贫贱,只要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去教化他。孔子是一位善施教化的君子。所以说水是一个善施教化的真君子。
5、孔子这段话从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四方面说明水是真君子。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还有哪些像君子的品性呢?请你当一回孔子,来赞一赞心目中的水。
出示:水,它好像。
小结:看来水真是真君子呀!
6、现在我们来看这一段话。出示改写后的话。
齐读,这段话和课文对照有什么不同?
孔子为什么不先说水的品性?(自己在思考,也引导学生思考。)
7、真不愧是教育大师呀!
8、孔子是一位智者,今天他仅仅是在谈论水吗?他论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希望弟子们能以水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真君子”。)你怎么知道的?(意味深长)理解词语
9、让我们一起来意味深长地读读这段话,读出孔子对弟子的嘱托与期盼。
10、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水中能看出深奥的道理,这是一种智慧;他还能借水来教育弟子要做真君子,这又是一种智慧。(机动:让我们把他的智慧牢牢地记在心里)那么他的弟子们明白老师的用意了吗?我们下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八自然段。
2、了解孔子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赏景
有德行
孔子游春论水有情义真君子
有志向
善施教化
言志
教学要求 篇八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课时 篇九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孔子游春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